黑足种蝇

Hylemya latifrons   Sehnabl
   

  110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  形态特征 ♂ 体长6毫米。有间额鬃,下眶鬃4—5,间有小毛。♂ 额约为前单眼的1倍,间额黑,约为一侧额的2倍,侧颜略狭于触角第三节宽;触角第三节略带灰棕色,长为第二节的2倍强;颊高约为侧颜宽的2倍,口前缘后于额前缘,下颚须暗棕,端部不变宽,中喙有粉被,前颏长为高的3倍弱,后头背区有毛。胸背粉被棕灰,具一不达小盾沟的不太深的褐色正中条,中鬃2行,前中鬃3对,列间距稍狭于它与前背中鬃间距,肩后鬃1:0,翅前鬃微长于后背侧片鬃的一半长,前中侧片鬃存在,腹侧片鬃2:2。翅色棕黄,前缘棘列明显,前缘刺与r—m横脉等长,前缘基鳞棕,腋瓣淡棕黄色,平衡棒黄。胫节带暗棕色,前胫各鬃为0,1,0,1(后鬃),有端位后背鬃;中股基部2/5有后腹鬃;中胫各鬃为0,1,1,1,并有1后鬃;后股前腹有疏鬃列,后腹鬃列在亚端段不全;后胫各鬃为2,4,3,5。侧尾叶端部侧面观略呈棍棒状,端阳体长。

国外分布

  亚洲,欧洲(华沙,模式产地),北美。

国内分布

黑龙江(Henni9,1969)、辽宁(石场峪)、新疆(新源那拉提,新疆标本翅较灰,不带棕色,前胫无端位后背鬃)、台湾(Suwa,1983);